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主旨研讨分享|和合共生:命运与共与人文暖流
5月31日,2024·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共设特邀发言、主旨演讲、午餐会分享以及三场圆桌讨论会等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传播学者、纪录片导演及制作人们共聚一堂,共寻文明在人类发展中的价值,共商纪录片等影像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与变迁产生的作用。本系列推送将围绕不同主题,持续推出嘉宾们的精彩发言集锦。
论坛现场以“和合共生:命运与共与人文暖流”为主题的主旨研讨环节,围绕着对世界与中国发展的记录与探索,与会嘉宾们分享了许多关于纪录片拍摄、研究和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心得体会。纪录片被誉为“国家相册”,是“社会和人类生存的一面镜子”,作为以真实为灵魂的视听文艺类型,它是文明传播和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在此话题下,国内外的制作人、导演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纪录片的实践探索和发展前景,让纪实影像的灵感不断迸发,让“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文明交相辉映。
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现场
姜海清:
携手共创 影观世界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海清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制作出品纪录片的路径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纪实影像和国际化的表达,解码中国发展,解读中国道路,展现命运与共、行进变化中的中国与世界。
姜海清发言现场
姜海清表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成立以来,致力于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报道足迹覆盖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国际大事发生的现场,大家已经能看到或者听到越来越多的CMG、CGTN的身影和声音,他们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全球首发。作为总台所属的资产规模最大、业务类型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龙头企业,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立足国家的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与总台重大战略,深耕文化产业市场,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业务遍及G7、G20等国家、国际组织和世界主要的经济体。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框架下,国际电视总公司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商业化的外宣道路,让承载着中国故事的文化产品透过国际市场实现销售。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已经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架起了融通中外的桥梁。面对新的传播形势和任务,为了凝聚更多的力量,向全世界讲好生动、多元、更具地方特色的中国故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今年又全新推出了“影观中国·焕新产品”服务,整合总台和总公司全媒体国际传播矩阵,携手国内各地方政府、媒体等机构开展外宣方案的研发、节目制作、译制录播等媒体合作,提供全流程、一站式、菜单式解决方案,将总台总公司的宣推资源和地方品牌建设有机结合。
《定风波》海报
姜海清认为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也是民族的珍贵的记忆,从诞生以来日益成长为记录历史、传播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其中许多作品蕴含着最精彩的中国故事,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抱有浓厚兴趣的热门话题。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今天,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拥抱世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将继续发挥综合性传媒产业优势,以市场化、商业化、本土化的方式,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共同推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交流和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媒体力量。
葛莱:
在无疆视界中展现中华文明之大美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葛莱表示,近年来,纪录片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主流视听媒体积极作为,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广电总台坚持“国际视野、国家高度”,突显“中国气派、江苏标识”,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实现和合共生。
葛莱发言现场
葛莱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江苏广电总台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一、以影像为媒,彰显文明价值
纪录片帮助观众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感知未来中国,因此江苏广电总台注重内容选题,打造精品,着力彰显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中英合拍打造的微纪录片《东方智慧:我和中医药的故事》通过跟踪式纪录,生动呈现中国传统医药中所蕴含的古老东方智慧;在中希建交50周年之际,跨文化系列视频《跨越时空的“相遇”》生动展现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沟通互鉴。
《东方智慧:我和中医药的故事》剧照
江苏广电总台联合A+E美国电视网络策划制作的纪录片《滚滚长江》,讲述中国和各国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的努力和探索,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非凡篇章。未来,双方还将持续推出《连接世界的中国湿地》等纪录片作品,进一步传播生生不息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除此之外,江苏广电一直深耕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创作,面向国际传播,推出了《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南京之殇》《铭记》等一系列纪录片。在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史实从所知者甚少到更多人被真相所震惊,进而将之纳入人类共同记忆的过程中,这些纪录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聚平台之力,提升传播效能
葛莱表示,纪录片的内容和渠道,是国际传播的两个方面,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因此江苏在着力打造优质国际传播产品的同时,同步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传播网络,力求更有效触达潜在的国际受众。近年来,江苏广电不断健全国际传播融媒体矩阵,包括江苏国际频道、紫金国际台、“Jiangsu+You”七语种海媒账号和“inJiangsu我苏”网站和客户端,展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
《沿着运河看中国》剧照
江苏广电还通过与国际传媒机构合作实现“借船出海”,与BBC世界新闻频道、美国历史频道、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国际一流传媒机构深入合作,共同合作拍摄多部纪录片,并在西方主流媒体平台播出。中美合拍纪录片《沿着运河看中国》获得第45届美国泰利奖,播出覆盖范围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视观众约1.7亿,取得良好国际传播效果。
三、与时代偕行,奔赴无疆视界
葛莱认为互联网带来了纪录片创作传播的新生态。当今时代逐渐实现全球互联、万物互联,江苏广电不断探索新领域,捕捉新可能,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传播新路径,以在线视频为抓手,不断培育壮大“inJiangsu我苏”这一互联网平台,并继续加强在脸书(Facebook)、油管(YouTube)、亚马逊(Amazon)、X等平台的海外帐号矩阵建设,扩大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在纪录片的创制上,葛莱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强化用户意识,更加尊重不同海外受众的习惯和喜好,把他们想讲的故事和海外受众想看的内容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从个体故事出发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带来了无限可能,江苏广电将进一步强化技术驱动,坚持创意致胜、科技赋能,及时跟进、积极应用先进技术,赋予纪录片强大的艺术表现力、震撼的视觉呈现力,为海内外受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
姚永晖:
用光影传承文明,以互鉴共创未来
姚永晖作为中央新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在发言中强调了纪录片肩负记录时代、传承历史、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发挥不可或缺重要作用。
姚永晖发言现场
中央新影集团作为拥有百年历程的纪录片和科教片的国家队,不断探索“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持续打造纪录片的精品,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中国纪录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中央新影拍摄保存了240多万分钟的珍贵影像资料,其中包括90多万分钟电影胶片资料,是重要的国家历史影像的档案库。依托丰厚的历史影像资料,中央新影致力于典藏历史影像、保护档案资源,通过“国家影像典藏工程”等项目,深度挖掘历史影像的价值,充分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用”,在新时代让历史影像焕发出新光彩。
中央新影创作的纪录片不仅有胸怀国之大者的纪录电影《奋斗吧中华儿女》《岁月在这》;也有小切口关照时代变迁的纪录电影《奋斗时代》《青春中国》;同时还有关注平凡人生活百态、喜怒哀乐纪录片《采棉时节》《追光者》等。中央新影致力于记录时代变迁、聚焦百姓生活,用镜头讲述真实故事,用影像捕捉时代的脉搏,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奋斗吧中华儿女》海报
近年来,中央新影推出一系列文化历史类纪录片,有探源中华文明的《海昏侯》《良诸》《寻古中国》系列,有探寻历史文化遗产的《马王堆》《湖箱一万年》,有探寻赓续中华文明的纪录片《定风波》《郑板桥》,有品味传统文化的《年画画年》《样式雷》,有探寻人类文明的《生命之盐》《稻米之路》等等。这类影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脉络,精彩呈现人类灿烂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除此之外,科学纪录片作为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科技表达的重要题材,也是中央新影的重点创作项目。中央新影在科学纪录片创作上底蕴深厚,近年来在创作上不断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创作生产既有揭秘生命机密的《手术两百年》《大脑深处》,也有普及科学知识的《被数学选中的人》《典籍里的科学》,还有展现科技进步的《打开地球的B面》《中国元宇宙》等等,在影像中呈现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
《手术两百年》海报
为了扎实推进纪录片精品创作,中央新影依靠丰富的纪录片、科教片创作经验,制定严格评审立项把关机制,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优秀创作队伍,组建多领域的专家咨询队伍,在遵循创作规律、适应传媒变革的同时,又尊重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央新影还致力于加强国际传播,促进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形象。
梁红:
以纪录片为媒介,以真以诚共同构建美好世界
梁红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中心副主任,她表示纪录频道作为纪录片中国国家队,他们用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中国价值全球视野作为创作理念,用心用情讲述中国故事,结合总台央视纪录频道的创作播出实践,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纪录频道在纪录片制作出品中的经验。
梁红发言现场
首先,纪录片关注真知,以纪录突破人类的视野极限,一直活跃在人类探索未知的最前沿,探索未知是人类永恒的内生动力,通过人类视野极限是纪录片永恒的内在要求。因此以中国纪录不断突破人类眼界是纪录频道作为纪录片中国国家队的内在需求。在首部太空实景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的创作中,纪录频道尝试让航天员执掌镜头,带领观众走进不一样的宇宙图景,并由此体现出纪录片蕴含的无限可能,未来依然充满着无数新表达的可能性。
其次,用心用情讲述中国故事,不仅是纪录频道的工作,更加是他们的使命。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地方,孕育着无数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古老的文明到前卫时尚,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山野,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很多等待被发现的故事。纪录片是与真实最为亲近的文艺形态,因为纪实性和人文性,纪录片在国际交流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被称为“国家相册”和“盒子里的外交大使”,纪录频道一直致力于纪录片讲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窗外是蓝星》剧照
在此环节中,纪录频道积极与国际同行合作,联合国际媒体制作纪录片,并提出了六个业务维度上的注意事项。在创作上,纪录片创作团队需要对表达的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在情感连接上,需要确保故事不仅仅传递知识还能够引起观众与人物有深入的情感交互。除此之外,精湛的技术、叙事手段的创新、影片的互动性也都是在合作过程需要确保的基本。为了避免误解,要尊重每一个故事的文化特性,因为在更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中,不仅是要展现我们自己的故事,同时也要尊重国际间的不同文化的特性。由此,双方才能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实现互鉴融合。
最后,纪录片在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中所承担的独特角色,它的力量在于真实性和诚意性,因此以真以诚才能推动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纪录频道以真实为基础,以诚意为桥梁,以通俗易懂的历史文化的纪录片,使全球观众更好地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并以纪实积极参与人类共同关注议题的讨论,深入阐释共同关注的议题,传递整个中国对于世界的理解。
在全球化今天,讲述中国的故事需要国际的视野,能把中国故事放在世界大背景下让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相互呼应,因此纪录频道也做了很多烟火人间的中国,以中国大江南北的生活气象,热气腾腾的中国滋味向全球展现真实鲜活的日常中国,为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宏:
让纪录之光照进今日之世界
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提到,纪录片作为一种生动且客观的艺术形式,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世界和平进程中,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他从一系列纪录片作品中出发,讲述纪录片在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陈宏发言现场
由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独家出品的反战、反霸权主题系列纪录片《山河破碎20载》(TheLegacyofWar),从战争亲历者、受害者、参战士兵的视角讲述战争带给整个伊拉克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沉重灾难,以及对反对战争和霸权主义的呼吁。这是纪录片告诉我们真实的历史事件及其遗留下的真切现状,也带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与启迪。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共生”的理念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强调“和而不同”,主张在多样性中寻求共识;道家思想则提倡“道法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理念不仅在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传播到世界各地。纪录片《丝路上的文化交流》通过展示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生动地阐释了“和合共生”的理念。沿线各国通过互通有无、文化交融,正在走向共同繁荣发展。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不仅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还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除此之外,“和合共生”的理念也体现在我们与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中。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心灵对话》通过记录普通人跨国界合作、互助互惠的故事,展示了“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情感共鸣。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不仅使观众感受到人文暖流的力量,还为各国间的对话和协商提供了鲜活经验。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世界观众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在互相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同追求美好生活。
《山河破碎20载》剧照
纪录片不仅在跨越国界、弥合分歧方面发挥作用,还赋能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倡议行动,促进世界向善向美发展。纪录片《共同的家园》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示了“一带一路”国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与成就。通过这种跨国界的合作,纪录片传递了“命运与共”的理念,呼吁全球共同面对环境挑战,维护全球和谐与平衡,推动人们保护共同家园。
陈宏强调道:作为纪录片人,应当主动作为,勇担使命,积极记录“一带一路”建设的历程和成果,用心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深情表达世界人民对和平的热爱,互鉴文明、凝聚共识,以纪实美学彰显和传播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让对话取代对抗、让合作取代争斗、让和平取代战争、让多赢取代零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正能量与美好愿景。
中国(国际)纪录片论坛现场
纪录片作为一种视听语言,以其宽广的视野、多维度的视角和独特的叙事方式,颂扬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成果,为增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了解和认同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