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智库研究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非洲获得了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内涵
尼日利亚《国家报》网站4月11日刊发评论文章《非中合作及共同未来的前景》,作者是尼日利亚和平与冲突解决研究所研究员奥拉莱坎·奥克斯丁·巴巴图恩德。文章高度赞赏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认为非中交往成果丰硕,中国是非洲国家“负责任的合作伙伴”。
文章写道,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非洲与中国携手开辟了一条通往共同未来的可靠道路。“在非洲,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了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内涵。”文章表示,中国理念帮助非洲各国人民勾勒出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与美好蓝图,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影响已然渗透到非洲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双方向着民心相通的共同未来不断迈进。
文章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和谐共处、多元互鉴、团结协作的鲜明特征。“这一愿景符合非洲和中国的共同利益。”因此,非洲国家广泛接纳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在此共识基础上同中国发展伙伴关系。文章指出,非洲与中国同样拥有古老的文明、庞大的人口和相似的被殖民历史,如今,双方携手共创彼此期冀的、不同民族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信心与信赖正在融入这份友谊”。
文章作者表示,身为一名专研非洲政治的外交领域学者,他发现非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一些中国特色,与此同时,中国也从非洲的发展中获益良多。他举例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框架助力非洲国家实现繁荣,成为非中合作共赢的鲜明例证。中国与广大非洲发展中国家正在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文章指出,非洲为应对挑战向外部求助的呼声获得了中国的回应。许多非洲国家通过与中国的贸易、经济和安全合作来缓解贫困、传染病、文盲、暴力等问题。文章强调,部分西方国家同非洲国家对话时呈现出“居高临下”的态度,而中国则证明了自己是帮助非洲应对经济和安全挑战的“负责任的合作伙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不搞歧视、不搞霸权,更多地同非洲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在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等诸多非洲国家,当地城镇桥梁、铁路、医院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蜕变与经济、金融产业的振兴是非中互利合作的生动范例。
文章认为,得益于中国的技术和创新援助,非洲的生产生活方式显著改善,信息、通讯、交通、电力、农业、国防等领域在中国强有力的助推下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为数百万非洲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非洲大陆的互联互通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更深、更广。
文章最后展望称,当前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对非洲造成了伤害,非洲期待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