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三:“影视的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第三组圆桌讨论参与者为跨文化交流与跨界代表,他们就“影视的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话题发起人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认为,文化交流里有几个基本的问题:第一文化是有差异性的,这是它能够交流的基础和前提;第二文化是可以互补的,它具有互补性;第三文化具有趋同性,不同的文化交融在一起,文化共同的确认和认同会建立起来。
欧洲时报传媒集团总裁张晓贝在跨文化交流这一问题上表示,中外文化交流在上世纪存在着很大的逆差,现在世界对中国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开始要向中国学习一些东西,愿意了解中国。习近平主席2019年访问意大利,到访当天意大利国家电视新闻频道第一条是习近平主席到访罗马的镜头;第二条新闻就是三多堂拍的纪录片《寻找中国》首映式,介绍中国的节目,这体现了纪录片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国外对中国日渐扩大的认知需求。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公司总裁凌立认为我们讲自己故事,经常讲不出去,跨越文化差异非常重要,今天从中央高级领导人到现场表示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来达到中国故事的传播,这是一个观念上的进步。但请外国专家们讲中国的故事,也是一个需要逐渐积累的过程。美国坦普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曾立人认为,我们在做纪录片传播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刻意把脏的,乱的东西去掉,要有大国的自信,增加一些脸上的斑点和皱纹,是真实的面貌反映,加了“滤镜”以后就显得假了。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副主任戴波认为国际传播的问题,最核心的是回到人本身,这也是其在纪录片《南京之殇》创作中的深刻体会。要回到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境遇,人的遭遇,人的历史,人的奋斗;寻找最大公约数,关注全人类都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关注人,尤其是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是纪录片之本。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纪录片导演夏蒙在谈到“纪录片与跨文化传播”这一话题时表示,纪录片的跨界传播还是以内容为王,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发生变化,各种版本的抖音、视频网站,有一点,必须你的内容是真实的,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是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纪录片人也不要被现在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传播速度如此之快有一种恐惧,因为纪录片人的深刻性,专业性也是没有办法取代的,也许我们看到的很多短视频现在已经手机上、各种终端上的泛滥,但我们纪录片人的坚守,对纪录片题材的开掘和思考永远会带来跨界传播的震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