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成果展示    纪录片蓝皮书精选丨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总报告第三期)
创建时间:2020-03-21 18:02

纪录片蓝皮书精选丨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总报告第三期)

在中国纪录片蓝皮书(2014)中,CDRC曾提出,中国纪录片正在进入行业主体的深度结构调整时期,而这一结构调整,正是为了打造纪录片行业的“新常态”。今天看来,这一行业主体的深度结构调整,实质上就是中国经济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供给侧改革”。

 

在进入公众时代后,中国纪录片的消费侧已然成型,无论从收视人群数量、频道覆盖面、收视人群年龄结构的升级,以及与商业消费市场端对接等多个层面,社会对于纪录片的消费力和消费需求已具规模,且不断提升。

 

在供给端,通过增加上星专业频道,增加纪录片排播和限娱,纪录片的基础生存空间已经具备,然而CDRC一直强调的是,政策不能直接带来红利,当前中国纪录片的问题丛结依然繁杂且压力巨大,解决生存空间问题之后的发展,还有赖于行业主体进行主动的供给侧结构调整。

 

利好的是,通过CDRC持续跟踪关注,发现从产制播、政策调控、“+互联网”、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传播、行业主体多元立体化发展等层面,中国纪录片“新常态”的轮廓已经初具,并正在不断的调适成熟中。

 

 “新常态”的八大特征

(一)产制播稳步增加,黄金时段排播大幅提升,填补播出洼地

CDR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纪录片全年总产量将超过1.9万小时,同比增加9.1%;投资超过20亿元,平均每分钟投资额为1800元,同比增加19.1%。

 

电视纪录片播出总时长达到61000小时。全年播出总量同比增长10%。其中,中央电视台播出总量18300小时,增长10.6%;省级卫视频道18700小时,增长19.6%;省级专业频道24000小时,增长4.8%。

 

同时,纪实节目的整体收视率较2014年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省级卫视的收视率增幅最大,增幅达到19.6%,中央电视台也明显贡献了播出增量。

 

纪录片播出量占所有电视节目类型的比例为15.9%,从播出时段观察,2015年播出时段分布结构呈平均分布。

 

CDRC调研发现,和2014年“30分钟政策”刚实施同期相比,纪录片全面打入次黄金时段并与电视剧正面竞争。以北京市场为例,2015年纪录片次黄金时段年均收视率0.22,优于电视剧的0.14。在广州市场,纪录片收视率甚至在黄金时段追赶电视剧,两者收视率分别为0.16及0.27。

 

除了立足次黄金时段之外,纪录片还开始“进击”黄金时段。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纪录片播出猛涨,播出量1373小时,比2014年增加780小时,涨幅131.5%;其他时段播出量变化在10%左右。

 

在“30分钟政策”和“一剧两星”限娱令的双重作用催化下,“920节目带”正在向“920纪实节目带”衍化并固化,在收视率方面微跌企稳。

 

20

 

(二)广告“熊市”中纪录片广告持续逆势上涨

2015年,纪录片广告投放350亿元,与同期电视剧减少7.7%相比,变化并不明显。2015年与2011年同期相比,纪录片广告投放增加36%。

 

(三)政策驱动议程设置能力增强,效果良好

201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传年,全国共有72部抗战题材纪录片相继热播。其中《东方主战场》、《大后方》、《七三一》等抗战纪录片播出后收视率持续走高。同时,这几部纪录片在新媒体的影响力也令人满意,在网媒关注度、微博提及量、视频点击量方面表现突出。数据显示,《东方主战场》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官微的大力推广,其中人民日报转发量达十万余次。

 

2015年“抗战主题纪录片系”在传播时点排布更富推进性,在传播方式上更注重受众喜好的情感性、故事性和探秘性,在总体内容规划上更富层次,点面俱到,体现出较强的议程设置能力。

 

CDRC认为,区别于过往以量取胜的粗放式做法,2015年抗战宣传季的纪录片更加注重前端的结构调整、总体规划以及议程设置,体现出主管部门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把控越来越成熟,愈加符合社会需求。

 

(四)话题级纪录片频现,现象级作品仍然匮乏

根据CDRC纪录片评估系统测算,按影响力划分,纪录片可分为现象级与话题级作品。2015年,以《第三极》、《河西走廊》、《东方主战场》为代表的话题级纪录片出现频次增高,网络点击过五千万,收视率冲至0.5%——1%的高点。但能与《舌尖》系列比肩的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纪录片仍然缺位。这一现象一方面体现出供给侧打造“大制作”的动作越来越多,所图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限于供给能力和与市场端的结合能力,整体供给仍在“此岸”,尚缺产生全面质变的“那一跃”。

 

2

 

(五)纪录电影渐成一极

CDRC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过审的纪录电影共有34部,进入院线放映的共14部,均创下了近五年的新高。纪录电影总票房为6.9亿元。其中真人秀纪实电影3部,票房总计6.6亿;原创类纪录电影为8部,票房总计3150万。

 

近三年来,纪录电影获得龙标数量逐年递增,增幅年均为50%左右,院线上映数量也稳步提升。这表明当国内市场放映银幕达到一定规模时,市场多元化格局、观影的多层次需求将促进影片节目类型的丰富性,纪录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总票房上来看,2015年纪录电影总收入6.9亿元,较2014年的7.2亿元略有下降。但若除去快消式的真人秀类纪实电影,纪录电影总票房有显著提升,为近六年最高。

 

根据CDRC的持续跟踪和现场参与,认为纪录电影市场虽远未称成熟,但已有固定的立足之地,且在大城市已培育出一批相对固定的观众,在纪录片整体市场结构中,已成为有效供给的一极。此外,无论是否以进入院线为最终诉求,纪录电影的创作数量也在递增,很多是与大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伴生,这也是生产结构和产能最大化的一个方向。

 

(六) “互联网+纪录片”成商业化探路者

 2015年,“互联网+”的加号同样加到了纪录片产业上,在大势推动下,尽管全年50亿左右点击总量仍然只占全网视频点击的1%左右,但其中出现的质变迹象值得关注。

 

以工人诗歌纪录片《我的诗篇》为代表的全媒体运营模式,融合了资金众筹、粉丝社群、影院包场等典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并仍在持续发酵其影响,志在进军2017年奥斯卡奖。

 

以垂直微信自媒体《一条》为代表的纯商业短片,通过前段投入制作精良的雅致生活纪实类短片,迅速积累数千万用户;同时以短片自身为商品,以用户数量和质量为定价标准,同步接入数千万风投资金,实现了快速盈利的互联网式纪实短片商业模式。

 

以《我们十五个》为代表的观察类纪实真人秀为代表的巨资自制,则是腾讯视频等互联网巨头的禁脔,这一模式在之前的旅行类纪实系列节目中已有成功模式,是典型的资金推动母体影响力的商业模式。

 

3

 

(七)跨文化传播转向:效果导向的整体规划

2015年,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正从以前的“走出去”、“国际化”,转向“拉进来”、“世界化”。2015年,国际纪录片机构主动与国内机构的合作已成“新常态”,如央视纪录频道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合作的大制作《生命的力量》,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鸟瞰中国》,旅游卫视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寰行中国》在国内外均取得不俗的收视及收益。

 

在创作维度呈现出两个“转向”:即从宏观视野转向中观、微观的具体层面,从传统历史文化转向传统与当代并举。

 

此外,大型系列片纷纷制作国际版“番外篇”,如《雪豹》、《第三极》的国际版,也是2015年纪录片创作的一个亮点。从产业角度观察,纪录片创作团队开始重视作品国际市场的传播影响,有意识增强国际传播力,不仅仅从宣传渠道入手,开始着眼于纪录片本体创作语言的普遍化、世界化,真正重视作品在国际上的实际传播效果。

 

(八)项目化、公司化是频道发展新方向

电视媒体整体面临困境,传统栏目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在此语境下,项目制、公司化运营成为各纪录片频道不约而同选择的方式。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了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纪实频道成立了新纪实(北京)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纪实频道成立云集将来(上海)传媒有限公司,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也在全面转向项目制生产。与此同时,各频道与合作制作公司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相互依存度更高,这是纪录片专业频道解放生产力,进行结构性创新的有利通路。

 

例如,北京纪实频道通过频道、新纪实公司和纪实传媒基地三驾马车,打造立体平台,依托政府力量承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和《青春的纪录》环太平洋微纪录大赛,打造多元发展格局。上海纪实频道则着力加强频道自身落地覆盖的本体建设,把市场功能集合到云集将来公司,目前,“云集将来”约二十人的团队创收达到1亿元,利润在两到三千万左右,而通过云集将来市场能力的释放,上海纪实频道正着力打造电视平台、节目制作、广告运营及新媒体开发等四个层面的实体矩阵。金鹰纪实频道则在内部全面转向项目制管理,精简流程,环节管理灵活化,大幅提升了一线工作人员的产能效率和收入,释放频道活力。这些频道作出的创新尝试,已经触及到整个行业的运行结构,在CDRC看来,它们将释放的影响整体是正面向上的。

 

4

 

问题丛结仍然繁杂

尽管有种种向好现象,但中国纪录片的问题仍然众多,涉及面广、问题性深。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经过对国内外各主要制播机构的摸底调查和比较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纪录片产业的问题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1.国家虽有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但在纪录片行业总体的顶层设计、功能板块、角色定位、类型边界、管控范围等方面仍欠缺整体协同性规划,导致从业机构对纪录片的整体发展方向和模式认知不够清晰;

 

2.在影视产品样态不断翻新的形势下,对纪录片自身的界定无法跟上实践发展,具有商业活力的新样态(如纪实类真人秀的界定)无法归位,导致投资、人才难以纳入统计。

 

产业结构不完善,各产业板块和链条尚未打通

1.最普遍的反映是纪录片的价值没有评估标准,其综合价值无法在价格层面释放,由此决定了全产业估值的低水准;

2.投资-制作-传播-发行的链条不通畅,或各主体在观念意识上难以统一,直接导致一方面播出平台的供应链短缺,另一方面生产方缺乏播出输送通道的供需矛盾;

3.宣发造势是纪录片的明显短板,这也受到资金短缺的掣肘;

4.播出平台欠缺运营经验,作品资源买断后未进行周期性播出计划,导致资源浪费,同时淤积大量国外引进产品,存量增多导致引进增量无法增长;

5.缺乏专业院线或政策支持纪录片,院线上映难、排期难,导致上映后盈利更难。

 

资金短缺,通道不畅

这是调研对象普遍反映纪录片产业的最现实问题:

1.播出平台成本增加,收入未同步提升;

2.制作机构获取承制费用极低,难以保证项目收支均衡及品质;

3.创作人员薪酬偏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4.纪录片销售发行价格极低,与制作成本完全不匹配,真实价值未得到市场化体现和释放;

5.专业基金缺位或功能未完善,政府相关扶持资金通道不畅,难以到达真正需要的机构。

 

专业人才短缺

1.低薪酬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仅靠情怀难以持久;

2.创作队伍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了解中国故事,却难国际表达;

3.从业者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陷入曲高和寡的桎梏;缺乏现代意识和大众传播意识,思路手法陈旧;缺乏跨学科交流,视野狭窄,就纪录片而纪录片,难以从产业、政治传播等更高层面看待和创作纪录片,跨界人才缺少。

 

供给侧改革——破局之径

从问题丛结的梳理来看,当前中国纪录片的主要问题仍然以供给侧问题为主,供需不匹配,供给能力和质量不足,拉动消费侧的刺激点不够,是纪录片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因此,从供给侧着力,开展结构性创新,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进程的破局点。

 

(一)定位再认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业界呼吁纪录片产业,期待纪录片“春天”的热潮中,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正如CDRC在纪录片蓝皮书(2015年)中的判断,公众时代给纪录片带来的是更多双面影响,“公众”和“大众”是纪录片必须协调处理好的两种属性,对于纪录片产业化进程而言,处理好其文化事业属性和激发其产业属性,并达成相对平衡的行业结构,是所有工作的基础。

 

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天然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甚至先于其社会、文化和经济属性。对这一点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期待中的纪录片产业的属性结构。事业与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壁垒,在当前中国纪录片行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对行业定位的认知,非一人之能,也非一日之功,需要的是从上至下的纵贯链条不断实践、探索、发现,庆幸的是,这一进程在纪录片的公众时代正在加速。

 

(二)以“资源配置”思维推动结构性创新

纪录片本身较强的宣传属性和初步具备的市场属性,以及其生来具有的国际化属性,令其产业的打造和资源的配置相较影视、动漫产业而言,更具复杂性。补丁式的措施难以达到整体、快速提升产业的效果,应当具有宏观设计思维,厘清纪录片产业的资源系统,从资源配置的高度进行纪录片产业的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当前纪录片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隅之地的节目创新、市场化创新,而是纵贯从政策导向到制播生产再到市场开发的全局结构性创新。纪录片相对慢的节奏,不能在瞬息万变的传媒环境中踯躅踱步。

 

(三)供给侧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当前启动纪录片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能力和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从顶层设计上,以宏观微观结合,长期短期结合的科学规划思路,制定纪录片发展的科学规划体系。

2.从题材和生产规划上,减少“庸品”和重复题材等无效生产,通过有效引导,集中着力于精品生产。

3.从产业链完善上,健全投融资体系,扶持资金、社会资本、专项基金等多拳出击,从源头上解决纪录片产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4.从技术语境上,充分重视“互联网+”的技术和社会大环境,加快纪录片产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引导具备经济效益的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尤其是“互联网+”式的商业模式。

 

5

 

(四)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落脚点

1.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发展规划

以国家高度、国际视野、跨学科跨领域思维,做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板块分工、路径规划。兼顾宣传要求、市场需求、主体诉求,尊重客观规律,讲求科学发展。规划要有可实施性,也要有前瞻性。

 

2.建立健全纪录片信息系统

充分激发社会机构、学术机构的科研能力,购买专业社会服务,从机构、人员、作品等多维度建立纪录片的信息系统和评估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信息积累,研发前瞻预测功能,为政策制定、题材规划、方向引导、资源配置夯实基础。

 

3.引领高端人才培养,带动全国人才梯队培养

通过社会合作、学术机构加入等形式摸清纪录片人才基本状况并进行人才库建设。通过体制内的职务职称、项目评审以及体制外的扶持资金、项目孵化等手段进行激励。特别注意人才培养与项目孵化相结合,在培养中达成项目的酝酿和展开,并构建机制化、长期化的人才国际通道,让人才培养一开始就站在国际化的起点上。

 

4.建立健全纪录片资金投融渠道和平台

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充分利用社会化专项基金(盈利和非盈利)、转移支付、专项补贴、资源置换等多种形式,盘活国家文化专项资金,建立一整套纪录片资金投融补贴渠道和平台。不能囿于一城一地之得失,也不能点到即止或者以偏概全,同样需要有一盘棋思维、产业化思维和前瞻思维。

 

5.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历史机遇,扶持小微纪录片企业

我国小微文化企业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企业的98.5%,,尤其在纪录片行业,全行业绝大部分企业都可被划为“小微企业”范畴。应针对产业主体特性,发掘国家在小微企业扶持方面的政策和市场潜力,对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充分保护,从产业各链条进行充分激活。

 

6.改善纪录片的公共服务环境

简政放权,简化纪录片项目流程、缩短周期,增强民间资本活力。同时借鉴参考其他行业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PPP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纪录片的公共服务环境和自身公共服务能力。通过整体协调联动,建立多元通道,让纪录片有更多机会进入各级学校、博物馆、公共场所,放大纪录片的辐射面,强化纪录片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纪录片的社会议程设置能力。

 

7.打造国家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驱动核

完善平台功能和服务功能;整合市场资源和人才资源,加强项目顶层设计,打造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纪录片产品;建立多维度的对外传播渠道;打造熟悉国际市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专业制作和营销水平的纪录片专业化团队。

 

 8.新媒体利用

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性,采用以疏导、利用、协同为原则的管理思路;充分重视优势视频网站的影响力,推动互联网纪录片商业模式成型;重大宣传项目方面,注意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人群,做好议程设置。

 

6

 

趋势

一、全行业进入供给侧结构调整深水区,各种试验、探索层出不穷

依据持续数年的调研和深访,CDRC认为,在“供给侧改革”名词正式出现于政治经济舞台之前,行业多数都已经开始认知乃至践行供给侧改革的理念。自从进入公众时代开始,中国纪录片愈发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同脉搏共呼吸,其发展纹理和路径也有了更清晰的判断背书。今后数年,全行业自觉不自觉都将步入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深水区,尽管不能一朝功成,甚至还会产生些许反复,但CDRC仍然坚持谨慎乐观的观察态度,对行业的各种试验和探索报以期待。

 

 二、“纪实类节目”或“真实类节目”名称崛起,折射纪录片角色和边界问题

纪录片的边界和类型化,尤其在“泛记录”样态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直是困然行业的问题。根据多方调研,CDRC认为,“纪实类节目”的名词在今后的出现频率将会增加,背后折射的是在融媒体新语境下,纪录片的处身之所和角色定位的深度思考。相对而言,在近期,纪录片作为一种样态的应用,和纪实作为一种手法的应用,在整个传媒生产领域发挥的作用,孰重孰轻,更为值得考量。

 

三、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将在近期迎来爆发

随着国际传播整体设计和规划能力的增强,以及中外纪录片的合作进入常态化,在强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中国纪录片体现出国际传播的“高势能”。据CDRC调查,近期将有一批大制作纪录片进入国际化制作和传播通道,随着中国纪录片的不断成熟,在跨文化传播方面也将迎来一个爆发期。